- 主帖回帖
- 41 / 777
- 在线时间
- 375 小时
- 本人年龄
- 青年(30~34)
- 喜爱年龄
- 无年龄要求
- 所在地区
- 同性角色
- 尚不清楚
- 我的身高
- 未补全
- 我的体重
- 未补全
仗剑天涯 Lv2

|
本帖最后由 孤城遥望玉门关 于 6-1 21:45 编辑
经常在想:“人为什么活着?”
电影《毕业生》里所讲述人生的迷茫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我没有奢望去解决,只有朦朦胧胧的一些想法的碎片,或许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后这个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
当发现接下来的结婚,工作都是自己所害怕的东西的时候,被生活推着前进的自己还有多少主动权。
活房贷?活后代?活社交?最近的失败让我愈发觉得活得没有指望。
后来读到阮一峰的博客,里面说《罗素自传》的序言就叫做《我为何而活》:
罗素说,人活着有三个理由。
因为爱情会带来"狂喜",这是其他任何经历都做不到的;爱情能减轻孤独,让你对生活不再那么恐惧;爱情能创造最美好的人类生活,仿佛天堂的缩影。
因为知识能让我们理解人的内心,理解自然界,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当你看到他人受苦、看到饥饿的孩子、看到被压迫的人民、看到被虐待的老人,看到人类的孤独、贫穷、痛苦,你的内心都会难以平静。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减轻一些这种苦难,不仅为了帮助他人,还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种苦难的受害者。
觉得非常有道理。但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搅在了一起,这三个理由像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一样,处在最底层的可能就是对爱情的追求。但在这么个大环境里,不得不带着面具生活。
很羡慕能坚持不结婚的人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多年的掩饰让我们失去的不只是“胃口”,带着面具太久了,就会忘了面具下的真实自己。
比堕落可怕的是遗忘,而较之最恐怖的则是麻木。
走不出柜子的同志,为何而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