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帖回帖
- 2 / 2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本人年龄
- 中年(55~59)
- 喜爱年龄
- 中年(45~55)
- 所在地区
- 未补全
- 同性角色
- 其他类型
- 我的身高
- 未补全
- 我的体重
- 未补全
布衣平民 Lv1
|
一、河湾里的旋涡——写在前面的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千古绝唱道出了人生轨迹的春秋苦短。
空谷喜欢河流,喜欢它蜿蜒流向远方的迷茫。人生旅途充满着五彩的希冀和忐忑不安,以至于使人在艰辛、诱惑与希望中蹒跚前行。
河道里的跌水、瀑布,浅滩和激流,自然是最值得喝彩的。但是,沉寂并充满旋涡的河湾也是人生长河中不可回避的迷茫时段。那里可能珍藏着青春的梦想,也一定沉淀了无数的曲折、烦恼和太多的心酸和不堪。在奔向海洋的旅途中有无数的河湾,但青春的河湾最使人难以琢磨,难以驾驭,充满着彷徨、挑战与机遇。人们对人生的认识会受到复杂条件的干扰而产生许多困惑和误解,而暂时陷入生活河湾的旋涡。
然而,河水不会因为旋涡而停止它的奔流,旋涡中的任何一滴充满生命的水都迟早将融入河流使人向往的大海。
不经风雨哪能现彩虹,经历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关键是理性地认识磨难的根源和建立改变自我的勇气。哲人说过“世间的所有事物都在变,唯有变是不变的”。虽然对于“变”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人”作为自然生命产物,绝不会违背自然赋予的本性而产生异变。所以顺自然之变而变是我们作为智慧生命的根本,也是克服一切困惑的唯一可以信赖的途径。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那么一群男女年青人,他们在一种困惑无助,受人鄙视、无处诉说的生活旋涡中无奈挣扎。这就是所谓“同性恋”人群。到底应当怎样定义“同性恋”?他们从哪里来?又应当往哪里去?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用西方纯解剖学的方法去解释“同性恋”,似乎已经力不从心。西方既无法用物理、生化原理确定它的生理成因,也无法用心理学的方法界定它的病理。一些所谓“性学者”用“可能”“也许”等模棱两可的中性语言来敷衍青少年(如李银河女士在其博文中说:“同性恋的成因至今无法确定,很可能有先天因素,就像左撇子的成因,至今无法得到生理学的确切解释。”),甚至武断地认为“存在就是自然”,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将此确立为学科进行相应的研究,坦率地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中华祖先赋予了炎黄子孙善良的血脉和智慧的思维,西方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东方智慧完全有可能解开其事物的本源。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令西方折服的阴阳哲学,《周易》早在还没有文字的历史时期,就已经总结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用中华文化的文明理念来揭示“同性恋”的本源,尝试帮助“同性恋”人群理性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走出阴霾汇入社会的主流,走向新的人生旅途,应当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人生有数不尽的困惑和艰难,许多看起来无法逾越的坎,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尚未理解的人生误解。面对困惑只要自己敢于坦坦荡荡地把疑惑放在大自然的范筹中去分析,用无处不在的阴阳原理去理解,一切问题都会找到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解答。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规律绝不存在因人而异的偏见与不公。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是判定万事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准则。 “顺自然者昌,逆自然者亡”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敢于大胆地应用用自然法则去检验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勇敢、持续地修正人生的轨迹,才能在人生百变中求得适时的发展。才能使个人与主流社会紧密融为一体,并获得人生应有的自然过程与社会幸福。
人生的旅途虽然一定还有许多旋涡,但汇入干流奔腾入海是人生必然的趋势……
二、直面“性取向”
“性取向”是西方学者对“同性恋”成因的无奈定义。 “性取向”是一个主动动词,由于源自于西方“性学界”,所以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对“同性恋”成因的科学定论,其实这根本就不能成为解释“同性恋”的理由。因为无论哪个学者都无法从逻辑上说清楚“性取向”是什么东西!空谷认为,所谓“性取向”只是一些所谓的“性学者”为“同性恋”现象的社会因素开脱责任的论调。因为既然“取向”是主动性动词,就意味着“同性恋”是个人的主动选择,与社会其他因素无关。所以空谷愿意从自然规律的角度,尝试着对所谓的“性取向”进行探索,看看它的原始成因和客观存在的形式。
所谓“性取向”,无非是指男女个体在性生理成熟过程中,形成的对性生活性别对象的自主选择。就是说男性在性成熟时可能选择异性作为配偶,也可以选择同性作为“配偶”,女性亦是如此。
到底“性取向”是什么?我们还是从“性”本身入手,去了解人类性生活的本源。
“性”在汉字解意中可以分解为“心”与“生”两个字。 “心”是指性生活完整过程的心理准备和身心感受,“生”则是实实在在的生理交媾过程和雌雄创造新生命的受精过程。所以,对汉文化来说“性”就是指“用心去生”,这其实已经道出了“性生活”构成和存在的本质意义。确切地说,性生活就是指所有“有性繁殖生物”在繁衍过程中的雌雄生理交媾过程。作为地球生命物质中最精彩的有性繁殖物种,自然界赋予它们的繁殖模式几乎是一样的,雌雄两性的性过程是完成各种群繁殖的唯一方式。也就是说只有雌雄两性才能完成生命的延续过程,所以只有以生殖为原生目的的两性交媾才可以称之为性生活。“性”是为了“生”这个主体而客观存在着,因而有性生物除了雌雄交媾外,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超自然的第二种形式的性生活。所以从生物自然繁殖的角度看,“同性恋”不可能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在违背自然法则的生活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非自然生活现象。所谓“性取向”是各种不利于青少年性心理成熟的社会因素粗暴干预、诱导的结果;是社会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性教育忽略、缺失的结果。把“同性恋”现象说成是主动的“性取向”是不负责任的,是极不公平的。 “同性恋”现象的主要责任理应归就于社会集体和当事人的法律监护人,而不是由此而受害的个体。
因此,“同性恋”是各种非自然因素压迫或诱导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个体的主动“取向”。所谓“性取向”是为社会开脱责任的假说和误导!
三、“同性恋”现象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同性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群体到大规模的一个发展过程。
我国历史上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同性恋”现象记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书•伊训》。据记载,当时上流社会流行 “三风十愆”,并被批判为禍国殃民之风,书中曰之为:“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三风”中有一风称之为“乱风”,其中有“一愆”称作“比顽童”(意为“玩男童”)。指的就是类似“同性恋”的社会现象。“比顽童”从字面解释就是“被玩的男童”或“去玩男童”。从中可以推断出“男童”是被动的对象,是社会某些因素强迫,使其成为被玩弄的对象而不是自己主动的“性取向”;《红楼梦》中也有对贾宝玉、贾琏和薛蟠等人,依仗权势玩弄同性艺人的情节描写;而历代封建皇室的后宫史中,也不乏因性饥渴出现女性间相互慰籍的事件记载。无论古代的“比玩童”现象,还是现代的“同性恋”人群,大多发生于社会上流阶层、白领阶层和城市人群,从而有理由佐证“同性恋”现象应当与遗传因素无关,而是后天的社会因素所致。
“同性恋”的时空分布也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同性恋”人群具备从无到有,从少渐多的分布特征。而现代中国则体现为:改革开放时代大大多于毛泽东时代;从全球横向空间对比看,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多于农村;从社会阶层分布看,上层贵族、富裕人群和现代白领多于劳动阶层;所以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同性恋”现象的确是一种社会因素下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发展改善着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发展也必然带来发展中的负面问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人为的社会问题,完全可以依靠人的智慧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同性恋”既是社会问题又是个人问题,在个人的主观努力下和社会的帮助下,回归自然本源将是必然的趋势。
四、“同性恋”的社会成因分析
(一)封建性别桎梏、宫庭禁忌、奢靡腐败和脱离自然的生活,是造成古代中国上流社会“同性恋”现象的重要原因
分折古代社会的“同性恋”现象,应当与上流社会人群脱离自然环境,脱离农耕生活,生活奢靡、思想空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世代过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其中的许多人不识牲畜公母,不知草木也有春秋,花朵亦有雌雄媾和;他们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严格禁固,自然天性必然受到强烈的抑制,这样的纨绔子弟以“比顽童”为乐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久困深宫的颦妃、宫女更因宫庭禁令处于极度性饥渴的状态,同性之间产生相互慰藉而产生情感依恋的现象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古代“同性恋”也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产物。
相反,终身成长、生活在农耕社会里的底层百姓,从小生活在蜂传花粉结硕果;羊狗跨爬下仔子,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的自然氛围中,有谁会弄乱了雌雄阴阳的天然概念呢?
(二)现代中国“同性恋”群体规模日渐扩大的主要社会成因
1、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社会教育体系,削弱(甚至缺失了)了对下一代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教育
(1)毛泽东时代 “同性恋” 是闻所未闻的名称
以毛泽东为精神领袖的新中国老一代领导群体,“以百姓之心为心”从战争年代开始,始终重视年轻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教育,把人的思想教育看成高于一切的工作重心。学校教育以培养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革命接班人为目的。所以,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养成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每一个年青人的必修理论。国家号召青年学生到工厂去、到农村去,接受农民、工人的劳动熏陶。让广大青少年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从小养成劳动光荣的观念。所以五十、六十年代的年青学生的世界观绝大多数都能顺应于自然之道。整个社会都尊重体力劳动,社会各阶层成员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其中包括上层建筑的 “脑力劳动者”(或称“知识分子”即:现在所指的“白领阶层”)。也就是说当时社会不存在什么脱离劳动的纨绔子弟。人们崇尚劳动,鄙视追求个人名利和享受高档物质生活的腐朽思想。从小了解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因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家立业”是所有社会成员潜意识中再自然不过的人生意识。在那样一个相对纯洁的时代,几乎不可能有某种非自然的能量,能够诱导或胁迫青少年走向与自然规律相悖的歧途。当时的人们对什么是“同性恋”,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自从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从一个以政治工作为中心的政体,转入了一个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政体。对青少年的养成教育目标有了质的转变。高等教育成为衡量年青人是否成才的唯一标杆。学生从此被沦为考试的奴隶。作业越来越多,考试越来越频;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长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哪怕将自己的子女变为学习的奴隶。没有人能够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国民教育的重点该放在“成人”上还是放在“成才”上。是选择培养一个继承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正常劳动者,还是选择培养一个不近自然,不识雌雄,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以我为中心只求名利地位不懂知恩图报的所谓社会“精英”呢?
于是乎,奴隶式教育模式彻底替代了以塑造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的,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的教育模式。一代代脱离自然环境,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健康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追求西方“自由、民主”,追求所谓“事业成功”为人生价值观的年青群体形成了。这些青年对自然生命的意义和过程极度缺乏了解,又身处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大肆入侵的时代,他们的性目标产生了严重混乱。从此,中国 “同性恋”群体的规模前所未有地迅速扩大了。
2、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了西方腐朽文化的大规模入侵
随着西方科技和管理模式的引进,西式的“自由、民主”与其龌龊的性开放、性自由等与中华民族主体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随之蜂拥而入;从最初的奇装异服,到后来黄色录像带的泛滥;再加上网络的极速普及,各种西式生活方式和西式文化产品的信息如潮水一般充斥了新一代年青人大脑的每一个细胞;文化舞台上阴阳颠倒雌雄不分的形象和怪异的卡通形象,无孔不入地扭曲着人的原生态形象。一些头顶高级知识分子光环的所谓海归“性学者”(如李银河之流),更是通过各种公开媒体,推波助澜地大肆宣扬西方腐朽的性自由,并将与自然规律相悖的“同性恋”现象说成是“存在就是自然”的正常现象,有意识地诱导部分正处于性蒙昽的青年男女,向“同性相恋”的性心理方向发展。还明目张胆地鼓励公开举行“同性恋”结婚仪式,企图诱使他们(她们)公开隐私切断他们(她们)的回归自然之路。
受西方审美观的影响中国的女性越来越大胆地把第二性特征当作美丽的资本展示给广大男性同胞。从表面上看好象是增强了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岂知“五色令人目盲”从小看惯了“乳海腿林”的男性,异性的引力显然已经大大减弱。异性的强烈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男女间相互保持的一种相对的距离,才能保留令人向往的神秘性。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就在于它的含蓄、细腻和文雅。有人生动地描述,五十年代以前的男人偷偷看一眼未婚妻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月的冲动。 “性自由”使人长期接触过份张扬的性特征,会造成异性严重的性视觉疲劳,甚至性同化错觉,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青少年性发育期的性依恋迷乱。
综上所述空谷认为,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各种压力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而不设防地让西式腐朽文化长驱侵入,腐蚀和扰乱了年轻人的正常性心理;一些自我标榜“专家”的文化败类,利用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别有用心地引诱和宣扬性开放和自由,促使所谓的“同性恋”现象日趋严重。客观地说这些社会因素就是催生这种现象的“麻烦制造者”。 所以,我们没有何理由去遣责、鄙视这些无辜的受害者。我们的社会、家庭有责任积极地去关心、安抚他们的心灵;努力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教化、引导他们(她们),让他们(她们)重新回归入自然法则的轨道,融入阳光下的自然生活。
五、“同性恋”不是变异群体,
“同性恋”个体的性生理功能与常人无异。男性的性勃起或女性的性渴望一般都表现为常规状态。这证明他们是正常的男人和女人。只是性感应的方向产生了错位。其表现为,个体对“性生活”这种 绝对“阴阳”的结构迷失感知。误把同性作为“性依恋”的对象。这里关键词是“依恋”而不是“性恋”。因为无论“男男”恋,还是“女女”恋,都绝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的性关系和性生活。更不可能完成性的结果——生物繁衍使命。所以所谓“同性恋”其实是没有性本质意义的游戏行为。与之相类似的同性之“恋”其实很多。例如父子恋、母女恋、闺蜜等。这些关系与“同性恋”的差别只是在于有没有存在性欲的互助关系。如果给同性之间赋予了“性生活”的具体内容,则成了与自然规律相悖的,没有生理功能支持的,非自然行为。
其结论是,“同性恋”是男女青春发育期,因种种社会原因,没能建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对性生活的自然属性产生了困惑和误解,并在复杂的社会压力或不正确思想诱导下而产生的性生活缺失现象。
六、迎着太阳走向自然
“同性恋”现象违背生物自然存在的方式和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勿庸质疑的。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属于社会层面的观念和现象。这点就连自诩“中国性学第一人”的李银河,在其博文中也不得不承认“同性恋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所以,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意识,完全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和主客努力得以彻底的纠正。
由于社会对 “同性恋”现象存在误解和鄙视,以及“同性恋”人群对婚恋本质的认识偏差,使他们(她们)处于长期的困惑、无助与失望之中。因为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造成了“难言之隐”的事实,所以他们大多养成了一种自卑、孤癖、固执和警觉的个性。这样,使他们很难愿意与人直接沟通个人的疑问与苦恼。而社会却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抱着一种爱昧的态度,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对此类问题进行专业的探究,更没有得出相应的、使人信服的结论。没有人真心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所以,他们只能长期无奈地滞留在烦恼的河湾而难以自拔。
但“同性恋”群体教育层级较高,对新的理念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较好自我应变能力。只要是正确可信的信息,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相信他们(她们)会积极思考努力改变。大自然不可违抗的阴阳规律,能够使一切疑惑得以明确的释解,部分被迷失的自然观、人生观一定会最终回归自然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