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注册|找回帐号|登录帮助

965|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性恋恐惧症(homophobia)心理及行为研究

[复制链接]

仗剑天涯 Lv2 Rank: 2Rank: 2

[ 1楼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01-13 13:58发布于 01-13 13:58 较早前 |只看该作者
对同性恋恐惧(homophobia)的探讨,1980年代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注意。“同性恋恐惧”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概念。法伊夫(1983)指出,学界在研究对同性恋的否定反应的过程中,创造了这个新概念;它被用来描述文化、观念和个体对同性恋的立场;过份广泛地使用这一概念,反而限制了对否定同性恋这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妨碍了针对否定同性恋这一现象的有益探讨。法伊夫认为,同性恋恐惧一词的含义过于含混空泛,严格说来它仅适于少见的因同性恋引起的焦虑的情况,即由于无法克制的恐惧所导致的对同性恋采取回避态度的现象。法伊夫提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采用它而采用“对同性恋的偏见”概念,因为后一概念有助于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社会和个人深入地认识同性恋现象。





海雷克(1984)指出,同性恋恐惧主要是针对同性恋的含有敌意的反应,表现为对同性恋的未经思考、毫无区别的恐惧态度。海雷克认为,同性恋恐惧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心理社会背景。它可能是由于个体的某些经历造成的,即个体曾与个别同性恋者有过某种接触,后来把自己所认知的同性恋者的一些特点绝对化、概念化的结果。它也可能是某种自我保护心理的反映,是个体把自身的心理冲突或忧虑、压抑与同性恋相联系看待的产物。它还可能仅仅由抽象认识而产生,这种认识来源于个人的见解,与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认为,同性恋恐惧心理能够严重干扰正常或合适的性爱活动,特别是妨碍与同性和异性之间的人际关系。怀有同性恋恐惧心理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可能是素质性异性恋者,也可能有过很少几次同性恋性行为经历,一段时间的同性恋生活,甚至就是同性恋者。这种心理的产生主要与社会传统文化对同性恋的谴责有关,特别是与个体对同性恋的错误认识和心理素质有关。这种否定态度使某些人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对同性恋极度恐惧,若他们有过某些同性恋经历,则可能产生明显的,甚至足以引起焦虑、压抑的负罪感。





雷特纳等(1982)调查了40位男女大学生(各20人)中同性恋恐惧与对同性恋态度二者间的关系。发现对同性恋的紧张反应越明显的个体,对同性恋所持的否定态度越是强烈。对同性恋持强烈否定态度者,把同性恋看成是人体重要功能丧失的表现。在男性,对同性恋的紧张反应越显著,就越倾向于把同性恋看成是意义更重大的问题,但在女性却无此特点。此外,对同性恋紧张反应程度与个人的政治、宗教态度无关。





德乌林等(1985)用同性恋恐惧量表和其他几种不同的关系密切程度量表,对130位男异性恋者进行了研究,以了解同性恋恐惧心理与男子间密切程度二者间的联系。发现男性间的密切程度,受到同性恋恐惧心理的明显影响。同性恋恐惧也通过男性对男女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敏感性反应出来。德乌林等认为,这项研究结果为男性间的友谊关系不伴有性意义上的亲昵行为这一现象与同性恋恐惧心理有关这个推论提供了证据。





由于异性恋大众中很多人对同性恋持有强烈否定态度常常被称为同性恋恐惧,但尚不知道有此种态度的男性是否对同性恋生活上也显 现出恐惧症(一种属于强迫症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生理学特徵,什尔兹等(1984)采用观看直接表现人类同性性行为的幻灯片与风景片并监测心率的方法,检测了对同性恋持强烈否定态度者的生理反应,同时以对同性恋持温和否定态度者作对照组。检测结果表明,对同性恋持强烈否定态度者,在观看同性性行为幻灯片时心率普遍加快,其中部份人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心率增快。这一结果表明,在对同性恋持强烈否定态度者中,确实有些人是特殊类型的恐惧症患者。





一些学者指出,对有明显同性恋恐惧的异性恋者来说,他们亟需的是性科学教育。应明确告知异性恋者,并非凡有同性性经历的人就是同性恋者。热情而耐心的引导和适度的性知识传播,会使这些人最终摆脱同性恋恐惧心理的纠缠;而且,不必担心同性恋者对人类威胁和夸大同性恋者对自身的威胁。





一般说来在青年期,男性的同性恋行为易于发生。但经过这个往往充满躁动的不安宁的年龄之后,有过短暂时期同性恋经历的青年人,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性活动,不再卷入同性恋活动之中。虽然他们仍有可能继续追求性乐的满足,但通常会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社会文化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已经注意到一些性取向尚未最后确定的人,因出现某种同性恋感觉或同性恋幻想、同性恋行为而发生焦虑症状并请求医生帮助。利夫等(1986)指出,面对这种求医者,首先应该分析他(她)是同性恋恐惧,还是异性(爱)恐惧引起的焦虑。处理的第一步是帮助他消除同性恋性取向是一种耻辱的错误认识,并帮助他恢复完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建立性取向认同。如果他愿意做异性恋者,可以选择时间有限的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疗法治疗,也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在选用行为疗法时,可给予不同的脱敏治疗。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往往是相当重要而且微妙的。需要注意的是,传统道德观念常常妨碍医生做出合 适的抉择。在治疗之前,求治者应该把自己的种种想法向医生全盘托出。只有医生与求治者双方积极密切合作,才有可能达到治疗目的。





还有学者探讨了对同性恋者的同性恋恐惧心理和有强迫性同性恋感觉者的处理。索菲(1987)指出,女同性恋者常常因内心深处的同性恋恐惧心理而焦虑不安,并因此求助于心理医生。索菲建议,在面对那些因发现自己感受到其他女性的性引力而张惶失措,或对自己的同性恋行为深为恐慌的女同性恋者时,心理医生的治疗目的应该是促使她们对同性恋心理采取自我认可的态度和减轻她们内在的同性恋恐 惧心理。治疗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包括重建有关性取向的认识,避免消极的同性恋认同,选择合适的认同标准,自我暴露,与其他女同性恋者会晤,以便习惯于这一性角色。索菲强调,这种自我认可的态度能否建立,最终会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这一处理方法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很多妇女的此类心理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禁止发布无意义内容,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