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注册|找回帐号|登录帮助

327|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道〕咱们中国应该怎么样看待gay

[复制链接]

禁止发言

[ 1楼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1-05 16:23发布于 11-05 16:23 较早前 |只看该作者
转发

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 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同性恋也开始以一种非疾病研究课题的地位出现 人们对同性恋不再是完全的排斥和鄙视 而是渐渐的趋于接受,同性恋在当代青少年人群中有其特定的称谓和身份定义,“同志”们由其不同的性别被划分为“gay”和“蕾丝、拉拉” 在青少年人群中, 同性相恋的状况再不是稀有的状况,甚至被一些还不成熟的青少年视为一种时尚而盲目的追随 这些社会现象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同性恋的成因

弗洛依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曾把同性恋看成是“性变态”、“反常行为”、“失调”,但在晚期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人人会有的复杂的扩散性的体验。”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o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期性心理发展时是性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自己的异性生身亲长产生强烈的依恋之情。同时伴随着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情。当儿童抑制这种性本能情节,并对其同性生身亲长认同时,这一时期宣告结束。

在此阶段,双亲对儿童的性本能既不采取过分抑制,又不采取过分刺激的合理态度,儿童就会顺利通过这一阶段。回弗洛伊德认为,幼年时期,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性取向有重大的影响,懦弱的父亲,强悍的母亲,将会导致男童对自己性别认同感的不足,这样的男性在童年时期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形象,更“有利于性倒错的发展”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也曾经对同性恋形成的后天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最初的性经历极为重要,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经历对人们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具有重大的影响。

对同性恋者的态度

笔者向一些同性恋者咨询了他们在恋爱中选择同性而不是异性的原因。其中男同性恋大多认为自己是出于天生的主动的选择了与同性相恋而不是异性,他们大多认为,异性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他们更擅长于发掘同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性吸引力。而在咨询女同性恋者中,大多认为,她们之所以选择同性,并不意味着她们完全不可以接受异性,只是在同性和异性相比之下,她们认为在与同性的相处中能得到与异性相处更多的舒适感,她们更容易在同性中找到自我认同,与男同性恋者相同的是,她们也同样认为,对她们来说,来自于同性的性吸引力要大于异性,只是不如男同性恋那么绝对。
被伤害的时候,你们什么感觉,我是沉默,沉默不代表我懦弱,而是代表,我爱着对方,怕伤害到对方,不想让对 ...

仗剑天涯 Lv2 Rank: 2Rank: 2

QQ

[ 2楼 ]
发表于 2017-11-05 18:08发布于 11-05 18:08 较早前 |来自手机
学习中!!

风尘奇侠 Lv3 Rank: 3

[ 3楼 ]
发表于 2017-11-05 18:55发布于 11-05 18:55 较早前 |来自手机
每个同志都别乱,都别骗,迟早会被社会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禁止发布无意义内容,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