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帖回帖
- 35 / 901
- 在线时间
- 594 小时
- 本人年龄
- 青年(22~29)
- 喜爱年龄
- 中年(35~45)
- 所在地区
- 未补全
- 同性角色
- 精神恋爱
- 我的身高
- 167~169
- 我的体重
- 63
仗剑天涯 Lv2

|
恋父情结,这是青年同志中很广泛的现象。有时觉得似乎自己也是这样,总是认为自己没得到父爱,于是得到“父爱”就成为了青年同志们的一种渴望。
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父亲,那么大家对自己的父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和存在呢?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以前和一个朋友聊天,我有意谈到“父亲”这个话题,因为当时看到他的文章中出现了和父亲一起游山的情节,从字面意思中认为那是一个很随和的父亲。
“我爸脾气很坏的,小时候经常打我,手往桌子一拍,闹钟都震坏了!”
哈哈!原来和我老爸一个脾气啊。像是共鸣一样,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夜晚,也忘了自己犯了什么错,哭喊的跑出了家门。当时的情况或许说成“逃”更贴切,因为父亲气冲冲的追了上来,可能是气急败坏,随手拿了把铁锹就投了过来!我吓坏了,认为父亲真的会杀了自己,于是哭声更大了,希望邻居们能够听到这惨绝人寰的哭喊出来救自己。毕竟小孩子是跑不过大人的,父亲追上了我,并粗鲁的把我“拎”了回家。
每当回想这段往事,总是对父亲当时的举动耿耿于怀,还听外婆说,哥哥小时候也是经常哭,父亲一怒之下竟将年幼的哥哥摔向地下。幸亏外婆及时挡下护住了哥哥,才不至于夭折。我更是对父亲的暴躁脾气加深了成见(虽然现在觉得没那么严重)。
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吵架,邻居们都在帮忙调解。见一旁无动于衷的兄弟俩,便说“你俩真不懂事,爸爸妈妈在打架还不过来拉架”,其实此时的我正在幸灾乐祸的想着“终于有人能揍爸爸了~”。
似乎父亲在幼时以及现在的我眼里就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以至如今我和父亲都是无话可说,更别提沟通交流了。说到了这,自己印象中真的没有与父亲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片段了吗?
…………
朦朦胧胧的睁开记忆的双眸,发现父亲正悠哉的哼着小曲,不紧不慢的骑着自行车,载着年幼的我,用那没刮干净留有胡渣的下巴蹭在我小小的脑袋上。真扎人~我的小脑袋左右晃动,试图挣扎,但父亲的下巴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搭落在我的小脑袋上……
在一个蛙声虫鸣,月光皎洁,凉爽的微风拂动着稻田,生命的旋律在星空盘旋,一个乡下的夏天特有的夜晚。一位父亲边打着手电筒拿着自制的叉子,边和身后的两个小儿子骄傲的诉说自己儿时捕虾的战绩。两个小家伙的脸上露出好奇与兴奋,手舞足蹈的跟在父亲的背后,那景致犹如一幅画,一副满是梦幻色彩的画……
又想起父亲带自己去公园,开心的接过给自己买的小兔子,第一次在校住宿时抗着行李,打点一切……
太多太多……我的嘴角浮起笑容。
“我现在和老爸的关系好了很多,多做一些让他顺心的事,他自然就认为我已经长大了,你也多做一些让老爸感到欣慰的事吧。”
我又何尝不知这些呢?在这漫漫的成长中,自己的固执与倔脾气似乎和父亲如出一辙。慈母严父,如这古老的国家的国情一般,父亲在子女眼中就是威严的存在,不敢顶撞与倾诉。父亲的爱都是在无言中,在行动中鞭笞子女,是一种看不见的爱。知子莫若父,相反的,知父莫若子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因为我们彼此都不会说出感激和关爱这种话,只会将爱藏于心里。
“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却要认别人为父亲”——对一个父亲而言是多么可悲的事啊。自己有父亲,但却想寻求他人的“父爱”,每次这么想也总觉得很对不起父亲。既然已经有“父亲”了,那我要找的究竟又是什么呢?有时自己对同志的爱还是和模糊的:
像是兄弟间的肝胆相照;
像是朋友间的豪情万丈;
像是父子间的严厉教导;
像是恋人间的恩爱情长。
当把所有的这些融合在一起,再想想那些可歌可泣的爱情,于是自己似乎恍然大悟,原来我要找的……是“爱人”啊!
以此拙文献给那些有“恋父”情结的青年同志们,希望你们能正确认知自己对同志的爱,也希望能更好的与自己的父亲和睦相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