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帖回帖
- 359 / 6695
- 在线时间
- 1559 小时
- 本人年龄
- 中年(45~50)
- 喜爱年龄
- 青年(22~35)
- 所在地区
- 未补全
- 同性角色
- 0号(被动)
- 我的身高
- 未补全
- 我的体重
- 未补全
老顽童
版主

|
[ 4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1 12:39发布于 10-11 12:39 较早前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 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