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注册|找回帐号|登录帮助

5798|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姓氏研究类:《王姓成第一大姓》等

[复制链接]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1楼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7-04-26 18:46发布于 04-26 18:46 较早前 |只看该作者

“王”姓成为我国第一大姓,李、张分列前三位,三大姓总人口达2.7亿



新版“百家姓”公布,李、张列第二三位

4月24日,公安部公布了我国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张分列前三位,其总人口数就已达2.7亿,这接近了美国总人口数。排在前10名的还有刘、陈、杨、黄、赵、吴、周。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还高1000万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姓名研究专家王大良昨天分析了王姓在北京的特点。“北京历史上就是移民城市,这里的姓氏符合北方各个地方的特点,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他说,北京城的王姓一部分来自河北、东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还有一部分元代的蒙古皇族、清朝贵族,没落之后改为汉姓“王”。相传王姓汉族人是周陵王太子晋的后代。

王大良认为,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来最准确的一次,这对了解姓氏的分布与人口迁徙过程都有着重要意义。王大良说,“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国抽取50多万人进行抽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排名顺序,这些姓氏也主要是汉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托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其准确率更高,而且涵盖了56个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个姓氏。”

新版百家姓排名




姓氏排名

王 1


李 2


张 3


刘 4


陈 5


杨 6


黄 7


赵 8


吴 9


周 10

以上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

姓氏排名

徐 11


孙 12


马 13


朱 14


胡 15


郭 16


何 17


高 18


林 19


罗 20


郑 21


梁 22

以上姓氏人口总数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据分析,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姓氏排名

谢 23


宋 24


唐 25


许 26


韩 27


冯 28


邓 29


曹 30


彭 31


曾 32


肖 33


田 34


董 35


袁 36


潘 37

于 38 蒋 39


蔡 40


余 41


杜 42

姓氏排名

叶 43


程 44


苏 45


魏 46


吕 47


丁 48


任 49


沈 50


姚 51


卢 52


姜 53


崔 54


钟 55


谭 56


陆 57


汪 58


范 59


金 60


石 61


廖 62


贾 63


夏 64


韦 65


付 66


方 67


白 68


邹 69


孟 70


熊 71


秦 72


邱 73


江 74


尹 75


薛 76


闫 77


段 78


雷 79


侯 80


龙 81


史 82


陶 83


黎 84


贺 85


顾 86


毛 87


郝 88


龚 89


邵 90


万 91


钱 92


严 93


覃 94


武 95


戴 96


莫 97


孔 98


向 99


汤 100

文章来源:约会草原的BLOG

本帖含有图片或附件等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2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4-26 18:51发布于 04-26 18:51 较早前

失落的与繁荣的

在我少年时,看过一本叫《百家姓》的书,大家也都看过?听说在早些年间,私塾里的教书先生会让学生们背诵全文,在我看来那工程实在浩大,具体里边有多少字我也没有数过,但先生自有方法,一套“念、背、打”吃遍天下,除了笨的和不怕打的学生,余下的谢天谢地都能背出。我有幸没有受过那种教育,但我看的时候还记得前面的一些字,依稀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魏,蒋沈韩杨”,后面的就不背了,听说把“赵”姓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在编这本《百家姓》时正值宋朝,当朝皇帝姓赵,在那个年代,君命天授,高高在上,所以赵为第一。钱姓第二是因为皇帝的老婆姓钱,娘子当然跟着男人,所以也无可厚非。至于孙姓排第三,好像也是皇帝的一个小老婆姓孙,年代太久,实在记不住了,也懒得查阅典故,就当是这么样的吧。第四个李姓,且慢,倒并不是皇帝的另一个小老婆姓李,那样的话编一本《百家姓》,估计后宫的三千佳丽要先来一场淘汰赛以决出名次了。李姓在当时是天下第一大姓,所以,除去皇帝一家,姓李的就是天下第一大家了。




最近,看到一个权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李姓已不是天下第一大姓,第一的位置已让位于王姓了。王姓的人数大约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而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排名第三位的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加起来,三户人家占了全国总人口的21.27%,那是何等繁荣。走在路上,一个花盆砸下去,十有八九不是王就是李,要么就是张。看看真是吓人,三户人家加起来,差不多就接近三亿人民了,抵上一个美国了,要知道美国的人口差不多才2.81亿。

接下来还有。报告显示,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除了先前的王、李、张,剩下的7位依次为: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

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而听说中国有五千多的姓,由于人口众多,这个数字难于精确统计,但以此来推断,有将近4900以上的姓只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5.23%,也许有些姓香火难续,早已举步维艰了吧,也许过完这一代,有些姓就永远的消失了。我记得有些姓怪异的会让你瞠目结舌,有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等直至第八的,也有叫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的,却不知有没有叫东风、西风、南风、北风的,有叫白马的却没有叫黑马的,不过却有叫巫马的,更有甚者姓中央的,看了让人哭笑不得,料想现在这种姓早已绝迹了吧,否则,按照中央政府的一贯作风,那是肯定要取缔的。




姓氏也是我们先人留下的一笔遗产,那些姓氏的历史都是有源可溯的,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多采的姓却在不停的减少,增长的只是无穷的人口。那些稀奇古怪的姓想必只能在古书上搜寻了。随着地球村概念的推广,我们势必将失去一些独特的不能与时代并存的东西,留下的只是快餐式的现代产物,这种快餐文化的繁荣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幸。在我们的先人发明出那么多灿烂文化后,我们自己留下的还剩多少呢?

文章来源:季海泉的二十坪房间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3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4-26 18:58发布于 04-26 18:58 较早前

人口迁移与姓氏分布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历来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是不会改变的。但考察今天中国的姓氏分布,就可以发现,人口少的姓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只存在于某些地区,甚至只有一个地方才有。但人口多的姓却遍布各地,人口最多的几个姓甚至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海外。

不过姓氏刚形成时,一姓一氏只限于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之间,分布范围不可能很广。不同的宗族采用同一姓氏的可能性虽然也存在,但毕竟有限。所以每个氏或姓都有自己的起源地,该姓氏的人口扩展到其他地方主要是迁移的结果。

另一方面,汉族及其祖先华夏诸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只要有可能,都会记载本家族的起源和迁移过程。现在的家(族)谱中几乎都有本族的世系表(图),追溯到本族的“始祖”和“始迁祖”。相比之下,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加上附会的成分,“始祖”和从他开始的世系往往模糊不清,而从“始迁祖”开始的世系和迁移路线、年代却大多确切可考。可见一姓一氏人口的范围无不与迁移有关,今天的姓氏分布是历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人口迁移的方式很多,对不同姓氏的影响也不同,下面举最重要的几种:

一、分封产生的迁移

华夏诸族发祥于中原,大致即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安徽西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特有的姓氏也集中在这一区域之内。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国君将本族子弟和贵族、大臣分封到各地,以后大多在当地定居,他们的姓氏也随着分布到各地。例如,周王姬姓,被分封到各地的周王宗室就将姬姓带到各地。又如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被封于齐(今山东中部),姜姓也从今陕西扩大到山东。不少姓的起源都是某国,原来都是地名,分封为国后成为国名,以后又被封君其及后裔采用为姓。

西汉初曾大封同姓王和异姓王,异姓王存在时间很短,而且除个别外都不得善终,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在封地繁衍的后代。同姓王却长期存在,有的王绵延数代,子孙众多,他们的封地就成为刘姓的聚居地。如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楚王等王的封地,以后成为刘姓的郡望(主要发祥地),重要性超过了刘邦的故乡沛县(今江苏沛县)和皇族聚居的国都长安(今西安)。到西汉末年,刘氏宗室人口超过10万,除了长安一带外,大多居住在祖先的封国封邑附近。如后来成为东汉开国皇帝的刘秀,就因祖上被封的侯国在南阳(今河南南阳)而成为南阳人。东汉时也是如此,如刘备是中山王后裔,虽然家境已没落,但还是住在离中山不远的涿郡(今河北涿州)。

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都封为王,分居各地。明朝对宗室在政治上严格控制,不让他们离开封地,不得从事任何职业,连科举也不能考,但另一方面又给予优厚待遇,只要长大成人,都能获得爵位和俸禄。有一位亲王竟创造了一项有100个儿子继承爵位的纪录,在诸王的封地都留下了大量朱姓人口。如明末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就住在南昌,是宁王的后代。

二、强制性迁移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首都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实力,或者为了打击敌国,削弱或消灭反抗势力,历来统治者都曾实施强制性的迁移,用行政或军事手段,将某些地方的人口迁入指定地区,也包括将被贬斥的官员、俘虏、罪犯流放安置到边远地区。这类措施相传在上古三代就已实行,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桀就被推翻人了的商朝放逐到巢。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前后,不断将各国的国君、贵族、大臣和有影响的家族迁入秦国旧地和边远地区。赵国的卓氏就是以“迁虏”的身分迁至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以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自作主张嫁给司马相如的卓文君就是卓氏后裔。汉高祖继续实行“强干弱支”的政策,将六国旧族和地方豪强迁首都所在的关中,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景、屈氏等都是迁移对象。田氏从今山东迁入关中后,不仅一度垄断了商业,还繁衍出大批后裔。由于田氏人口实在太多,只能按“第一、第二、第三”分房排列,有的后裔干脆将编号当作姓了,史书上留下了“第五仲”、“第五伦”这样的人物。

首都的建立和迁移也必然伴随着大批宗室、高官、富户从各地迁至首都,或从旧都迁至新都一带。例如,北魏曾将河西走廊和北方各地的重要人物及其家族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方、西北以及境外的不少非汉族人口也在平城周围定居。到孝文帝南迁,就将他们全部迁至洛阳。到东、西魏分裂,一部分人又随西魏迁至长安,一些来自中亚或蒙古高原的家族以后发展成关中大姓。西魏攻占梁朝的首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北周灭北齐时,都曾将对方的要人迁入关中。隋灭陈后,陈朝宗室都被北迁。由于陈氏子孙众多,以后又得到隋朝的优待,派往各地当官,形成陈姓人口遍布的局面。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将各地富户、工匠迁入南京,到他的子孙迁都北京后,其中大部分又被迁至北京。

这类迁移中包括平民百姓及贫民、流民,如明朝建都北京后,为加强首都地区的实力,恢复华北的经济,曾多次从山西移民华北,其中一个重要的集合和出发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由于这类移民大多没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也缺乏文化,加上官方史料没有具体记载,等到他们子孙繁衍,宗族发达,要通过修家谱寻根时,已经无法找到确切的来源,只能“从众”,将一些有踪迹可追的地点当作共同的根,“洪桐大槐树”逐渐成了多数北方人的出处。现存的很多家谱都写着本族迁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往往会将本民族人口迁至各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如前秦的苻坚曾将苻氏和氐族子弟迁往各地,元朝也将蒙古人派驻各省。清朝入关后,就将满族八旗部署在全国,各省城一般都建有专供满族军民居住的满城。辛亥革命后,多数满人改用汉姓,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散处各地的满族姓氏,如关,改自关尔佳氏;叶,改自叶赫氏。

有一类迁移往往使后裔不愿记录,如明、清时都曾将一些罪犯流放到云南、贵州和西北边疆,其中有些人也留下了人口众多的家族。但对祖先这样的出身和来源,家谱中往往不愿记载,或者不愿记载迁移的真正原因。而受贬斥的官员中乏忠臣名人,往往成为一些家族附会的对象。如海南岛一些李姓家族自称为唐朝被流放到海南岛的宰相李德裕的后代,而史书上却找不到这样的证据。

三、因战乱引起的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南迁,都是中原地区战乱的产物。从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唐以后虽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除了分裂时期外,政治中心基本还在北方。正因为如此,皇室、贵族、高官、名流、富商及世家大族也都聚居于北方。但无论是异族入侵、权力斗争,还是民众暴动,往往以夺取首都为目标,所以大规模的、持续多年的战乱大多发生于北方。在这种形势下,北方民众就会迁往各地避难,其中最主要的迁移方向还是生存和开发条件最好的南方。

早在公元初的两汉之际,就有不少人为躲避战乱而南迁,最远的是从海路迁到交趾(今越南)。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前期,上百万人从中原迁至江淮之间、长江以南、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但相比之下,以后的三次南迁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以至北方的大姓几乎都有人迁移,并且在南方定居。

第一次是永嘉之乱后的南迁,发生在西晋末永嘉年间,从公元4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南朝期间余波不绝。由于晋朝在建康(今南京)重建,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大多有人南迁,所以史书中可考的南迁姓氏就相当多:

今甘肃境内有安定席氏、皇甫氏,泥阳傅氏,略阳垣氏,武威阴氏。

今宁夏境内有北地傅氏。

今陕西境内有北地傅氏,扶风马氏、鲁氏,京兆韦氏、魏氏,天水赵氏、杨氏,陇西辛氏。

今河北境内有范阳张氏、祖氏、卢氏,高阳许氏,广平刘氏,清河张氏,魏郡申氏,中山魏氏、甄氏。

今山西境内有河东裴氏、王氏、卫氏、薛氏、柳氏,太原王氏、温氏、孙氏,平昌孟氏,平原刘氏,泰山羊氏,平阳贾氏,雁门周氏。

今山东境内有北海王氏,兰陵蒯氏、丘氏、萧氏,北兰陵桓氏、周氏,东海徐氏、何氏、王氏、虞氏,东莱刘氏,东平范氏,东莞徐氏、刘氏、孙氏、臧氏,高平刘氏、张氏、檀氏、徐氏、郗氏,青州申氏、桓氏,琅邪王氏、孙氏、颜氏、诸葛氏,乐安任氏,鲁国孔氏,任城魏氏,平原明氏,濮阳吴氏。

今河南境内有陈郡谢氏、殷氏,陈留阮氏、尉氏、蔡氏、江氏,河南褚氏、康氏、庞氏、宗氏,河内向氏、郭氏、山氏、司马氏,弘农杨氏、王氏,扶乐袁氏,济阳江氏,洛阳胡氏、王氏,南阳刘氏、宗氏、乐氏、范氏,沛国刘氏、王氏、朱氏、桓氏,彭城刘氏,汝南周氏、应氏,荥阳郑氏、毛氏,颍川钟氏、荀氏、庾氏,新野庾氏,义阳朱氏。

今安徽境内有谯国夏侯氏、桓氏,庐江韩氏、何氏。

今江苏境内有临淮陈氏、任氏,下邳赵氏。

这些大姓大多定居在长江流域和江淮之间,其中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安徽南部最为集中。在南朝期间,尤其是侯景之乱后,有些人才继续南迁至今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由于从魏晋以来特别重视门阀,家族背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政治资本,朝廷最重要的官职完全被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几个高门世族所垄断,这些家族中的白痴也能当官,即使不当官也高贵无比。所以谱牒之学倍受重视,各姓都有详细的家(族)谱,官方也要查阅谱牒来确定一个人的出身。这也导致伪造冒充和后世家谱中的附会假托。如福建现存的家谱中声称是永嘉乱后迁入的,大多并不可信。

这期间还有些特殊的迁移,如十六国中北燕的后裔冯氏,从北方由海路南迁,在今广东定居,成为当地大族。到南朝末,冯盎娶俚(黎)族首领洗氏女为妻。这位洗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地方安宁作出了杰出贡献。唐玄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也是冯氏的后代。

第二次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的南迁。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四海南奔似永嘉”,北方又出现南迁大潮。安史之乱平息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持续到唐末五代,所以多数南迁人口就在南方定居。但由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此后一二百年间也有相对或短暂的安定,不少高官大族还是选择返回北方。这次南迁的范围比上一次更广,江西成为主要的迁入地,移民大量迁入福建、湖南,有的已迁入两广和海南岛。至此,北方的汉族姓氏几乎已遍布南方各地。

第三次是北宋末靖康之乱后的南迁。由于金兵由北南全面推进,以后宋金边界又固定在淮河一线,加上到北宋末年人口已达1亿,南方平原地区的人口已相当饱和,南迁人口较前两次更加深入丘陵和偏远地带,更多人口迁入四川、福建、两广。临安(今杭州)是首都所在,加上江南经济发达,生活优裕,吸引大批北方移民定居。来自开封等地的上层移民聚居于杭州城内,在当地形成一种以北方口音主、带儿化的新方言。赵氏宗室除集中于杭州外,还聚居在福州等地。孔子的嫡系后裔从山东曲阜迁至今浙江衢州,繁衍至今,被称为“南孔”。

四、生存性的迁移

这类迁移自古以来就在进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先民为了生存而迁入荒山丛林中开垦定居的艰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存压力的加剧,就是不发生战乱,大批农民也在不断中原迁往周边,由平原迁往山区。但在战乱以后,某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真空,或者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或者原来封禁的地区对民众开放;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这类移民往往有集中的迁出地和迁入地,因此不啻一次姓氏大迁移。如明清期间,江西是一个主要的移民输出地,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到清初,四川受战乱影响,人口稀少,清政府采取鼓励迁入的政策,大批移民从湖广等地涌入四川,形成“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流。今天四川和重庆的大部分是当初移民的后代,他们的姓氏大多可以追溯到湖北、湖南,或进一步追溯到江西。近代东北人大多是“闯关东”的产物,是1860年清政府开放东北封禁地后由山东等地迁入。内蒙古的汉人主要也是实行“放垦”后由山西等地“走西口”迁入。他们的姓氏当然也与迁出地相同。

和“洪洞大槐树”一样,这类移民也有共同的源头,如“麻城孝感乡”(迁往四川)、“南雄珠玑巷”(迁往广州一带)、“江西瓦屑坝”(迁往安徽安庆一带)、“苏州阊门外”(迁往苏北)、“南京杨柳巷”(迁往云南)等。虽然这类地点并一定是移民真正的祖籍,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的文化认同,但家谱上的记载必须与此一致,因此不能不进行合理的编造。

五、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姓氏的“汉化”

由于中原长期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位,对周边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的内迁一直在进行。东汉以后,大批非汉族人口从北方、西北边疆和中亚各地迁入内地,有的民族基本都已移居中原,有的还成为统治民族。由于华夏(汉族)文化始终处于优势,居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为了有效地掌握政权,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汉族文化,包括主动采用汉姓。而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为了生存的需要,也不得不改用汉姓。他们有的就以故乡的谐音为姓,如来自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的“昭武九姓”,就根据汉译康国、安国、米国、曹国、等改姓康、安、米、曹、白等。有的则攀和汉族某一大姓,如匈奴的一支自称是曾与刘邦“结为兄弟”的冒顿单于之后,因而改姓刘。更多的则是将原来多音节的姓简化单音节的姓,或双音节的复姓。

这类改变一般是逐渐进行的,但在统治者大力倡导甚至强制推行的情况下,就会集中进行。如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的同时,下令鲜卑族全部改汉姓,本族拓跋改为元姓。其他少数民族民族也纷纷改姓。如拓跋的一支改姓长孙,达奚改为奚,丘穆陵改为穆,步陆孤改为陆,勿忸于改为于,普陋茹改为茹,贺葛改为葛,阿伏于改为阿,迄豆陵改为窦,侯莫陈改为陈,独孤浑改为杜,等等。但到了后来,其中多数家族有意无意隐去了真正的族源,反而认同于同样的汉姓了。

在南方,随着大批汉人的南迁,当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处于劣势,连数量上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在民族歧视的影响下,留在原地或迁入汉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家族只能改用汉姓。为了改变自己的非汉族身分,还要在家谱中编造一段根本不存在的迁移史,证明本家族是来自中原的汉族。如清代学者、贵州独山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一直被认为迁自江宁(今南京),实际是本土的布依族。前著名的纳西族历史学家、已故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在解放前一直自称是“桐城方氏”。

也有一些非汉家族采用了汉族中没有或罕用的姓,如蒙古族姓萨,傣族姓刀,有的将本民族的姓直接译为多音节的姓。迁入湖南桃源的一支维吾尔人姓翦,史学家翦伯赞属此家族。随着他们迁居各地,这些姓氏也有了更广泛的分布。如萨氏是海军世家,其中不少人定居在福建。

六、移居海外

东亚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越南曾经是中原王朝的郡县,近代以前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中文曾经是它们唯一的文字或官方语言。这些国家的一部分人口本来就是中原移民的后裔,还保留着原来的姓氏。如朝鲜和韩国的郑、柳、车、赵、王、李等,像郑氏都以河南荥阳为郡望,与中国的郑氏并无不同。但大部分汉姓人口都是土著,他们之采用汉姓,就像中国南方的土著一样,只是一种文化认同。韩国有大量朱姓、孔姓人口自称是朱熹、孔子的后裔,朱姓人口还相当多。实际上其中多数是出于“仰慕华风”,并非真有血统关系。日本的汉姓也有类似情况。

从明代中叶起迁往东南亚各地和近代迁居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般都保留着原来的姓氏。即使在加入当地国籍,改用当地语言的姓名后,一般还采用本姓,或者另有一个中文姓名。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一方面有大批新移民迁往世界各国,另一方面有不少海外华人寻根访祖,恢复与故乡或本家族的联系。今天,大概没有一个国家找不到中国的姓氏了。

文章来源:葛剑雄的BLOG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4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4-26 19:01发布于 04-26 19:01 较早前

姓名与地名的关联

中华姓名与地名有密切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相当多的姓氏起源于地名,二、许多地名被用作人名,三、不少人名又被用作地名。

一、相当多的姓氏起源于地名

采用地名作为姓氏的情况起源很早,包括分别以诸侯国名、封地采邑、乡村、居住地等为姓氏的多种内容。例如西周时周公姬旦的长子伯禽、三子伯龄分别被封在鲁(今山东曲阜)和蒋(今河南潢川),周武王之弟叔铎、鲜分别被封在曹(今山东定陶)和管(今河南郑州),周武王的次子姬虞被封在唐(今山西翼城);这些诸侯国建立者的后裔,后来分别以国名“鲁”“蒋”“曹”“管”“唐”等为姓氏

周朝初年共分封了108个诸侯国,如“蔡”“卫”“吕”“薛”“郑”“魏”“韩”“吴”“宋”“陈”“梁”“邓”“徐”“谢”等,这些国名无一不演变为姓氏。

以封地采邑为姓氏的,例如周文王的两个儿子分别分封在“冉”和“毕”,其后裔就分别以“冉”“毕”为姓氏。再如“刘”“卢”“冯”“白”“崔”“范”“费”“蒯”“聂”“商丘”“钟离”等姓都是从采邑名称而来。

以家族居住地为姓氏的,如春秋时齐国的贵族大姓“东郭”“西郭”“南郭”“北郭”,就是以他们分别住在都城临淄东城、西城的地名为姓氏的。

再如“城”“池”“涂”“关”“乔(桥)”“东门”“东关”“东里”“西门”“西闾”“南宫”“北丘”“九方”“百里”“柳下”“阪上”等姓氏也来源于家族居住地。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志》的统计,华夏姓氏中源于地名的有500多个,足见以地名为氏是中华姓氏的一大来源。

二、许多地名被用作人名,

以地名作人名的,多体现对故乡的萦怀或对出生地的纪念。例如南北朝时的学者颜之推,祖籍临沂(古为鲁地),后祖先因“五胡乱华”而南渡。颜之推先在南梁(古为楚地)为官,后奔北周(古为秦地)任职。他为三个儿子取名为“思鲁”、“愍楚”、“游秦”,分别寄托了祖望之思、故地之念和现实所在。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其父兄及他本人都是以出生地为名的:其父因生于池州,故取名司马池;其兄生于父亲的宣城太守任上,取名司马宣;他本人出生在父亲的光州太守任上,故取名司马光。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籍爱国诗人丘逢甲为儿子取名“念台”,表达永远不忘祖国领土的情怀。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为了寄寓对故乡的深情,他把家乡四川乐山两条河流的古名:“沫水”(即大渡河)与“若水”(即雅砻江)合在一起,改名为“沫若”。

现代画家黄宾虹原名黄质,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以家乡安徽歙县西乡桥南端的亭名“宾虹”为号,后以“宾虹”之名流行于世。

戎马倥偬的刘伯承元帅,其长子出生在太行山,遂取名“太行”;二女儿出生在华北,便以“华北”为名。

现代作家老舍的长女出生在济南,故取名“舒济”。

歌手关牧村之名源自其出生地河南新乡牧野村(俗称“牧村”)。

喜剧演员陈佩斯出生时,其父陈强正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出席世界青年联欢节,故取名为“佩斯”。

还有把夫妻双方的籍贯合起来作为孩子之名的,如:

张冀湘(父河北人,母湖南人)、赵蜀滨(父四川人,母哈尔滨人)、王津桂(父天津人,母广西人)、朱义萧(父浙江义乌人,母浙江萧山人)等。

至于“廖京生”“王沪生”“李津生”“张赣生”“程汉生”“孙宁生”“赵渝生”“侯闽生”等名,明显地昭示出其出生地。

有些人干脆把某个地名当成自己的姓名,例如“沈阳”“郑州”“黄山”“黄河”“景(井)冈山”“钟(终)南山”“扬子江”“马六甲”等等。

三、不少人名又被用作地名

用人名作地名的多数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或民族英雄,例如:

广东省中山市原名香山县,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改名;

重庆市中心有邹容路,是为纪念民主革命烈士邹容而命名的。

另如黑龙江省靖宇县、尚志县,河北省黄骅市,山西省左权县,陕西省志丹县、子长县等,分别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杨靖宇、赵尚志、黄骅、左权、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烈士而设置的。

天津和北京都有一条张自忠路,北京还有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这是为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将军而命名的。

文章来源:谭汝为的BLOG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5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4-26 19:06发布于 04-26 19:06 较早前

中国人的姓: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下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现在人们都知道,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X和Y染色体是控制性别的。在男人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一半含有Y;女人的卵子含有的都是X,没有Y。当精子中的X遇到卵子中的X,组成新的染色体对XX时,就生女孩;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中的X相遇,组成XY时,一个男孩就诞生了。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一定是这个Y又一次地被选中,与一个卵子中的X结合了。除极个别情况外,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而且是同一条祖先染色体的复制品。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欧洲人有姓的历史不过一千多年,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单音节,一字一音,用来做姓,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我们都曾有过记不住外国人复杂冗长姓名的感受;二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需要户籍制度配合,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这是中国人的姓能够流传、普及、巩固以及人人有姓的重要原因吧。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以为这种现象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儿女对你的基因,只继承了1/2,你的孙子、孙女只继承了你儿女基因的1/2,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最终近乎于无。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真正的祖先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袁义达教授收集),但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例如汉朝,皇帝刘邦将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西汉累计封王30余人,封候400余人,汉朝统治的时间又长达400多年,一般而言,100年可繁衍4代人,400年可繁衍16代人,人的繁衍又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假设刘姓皇室这430多被分封的刘姓贵族,每一个生2个儿子,以后也如此,16代刘姓贵族就会造就430×2的16次方这么多姓刘的贵族,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56360960人,即5千多万人,这还仅仅是男性。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说整个汉朝人口也就五千万。举此例,仅在说明如果条件适合,一个姓的扩展潜力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当然皇室贵族获得的条件是最好的了。因此为什么大姓是一些大朝代皇帝的姓,也就很好理解了。

从过去23000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如果有谁把19000多个姓氏是怎样消失的故事写出来,其意义和可读性可能不比一些生物灭绝的故事差。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对他们,我肃然起敬。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小姓、奇姓,让其传承下去,非常必要。国家应该制定一定的政策保护不常见姓。比如,假如一个不常见姓的家庭生了一个女孩,就应该允许再生一个男孩。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现在我们虽然还有4千多个姓,但是有些姓的人数,已经比大熊猫还要少了,因此为不常见姓的濒危而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

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的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文章来源:单之蔷的BLOG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6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4-26 19:18发布于 04-26 19:18 较早前

中国人姓的奇妙组合


这是陕西泾阳县一个姓“第五”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大多姓“第五”。这是我们的摄影师马宏杰给他们拍的一张集体照。


今天是星期天,但我们编辑部许多编辑正在工作。图片编辑马宏杰正在陕西的一个村庄工作。因为那个村有上千人姓一个奇特的姓:第五。按照我们计划,他要把那个村的人都动员起来,在村里排张集体照。这种图片有意思,一是现在很少看到集体照了(有个行为艺术家专门拍集体照,我看了一些,很有意思),二来这姓很奇怪,很多人不信有此姓,可以作证,虽然摄影师都愿意将图片看做艺术,而不是证据,但此照片应该除外;再说姓第五在基因上应有共同的成分(虽然已经稀释的很微少),说不定在图中有科学家能找出他们共同的某种性状,这也是对遗传学的贡献。

尹杰和吴晶昨天去了天津,因为她们要带摄影师去拍天津电视台5个姓李的最佳主持人,据说十个最佳,5个姓李,这张照片一下子就能把李姓做为中国第一大姓这种现象揭示出来,这叫“一景道破真实”。全国4千多个姓,10个最佳就有五个姓李,可见李姓之多。能拍成这张图片,还要感谢尹杰爱人的母亲,北广的教授,在电视台有人缘,学生多,是她给联系的。本想在北京找一百个叫刘波或李刚的,拍一张大片,因为据说全国仅网民就有一百多万叫刘波和一百多万叫李刚的。但很难操作,刘波和李刚不愿来,因为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十大俗名》,影响甚广,十大俗名刘波和李刚名列第一第二。其实不应说这是俗名,名字是爹妈起的,俗名的名声却让孩子背着,这不公平。但据说香港对此也有说法,把这种名说成是“菜市场名”,说是你到菜市场一喊这种名字,往往有几个人同时答应。

小马打来电话,说钱不够了。因为给姓第五的人拍集体照需要付费,我马上安排人给他寄钱。想想就他一个人在那里做这事,也够难的了。尽管后方有编辑杨嘉铭帮他联系,但现场还要靠他一个人组织,沟通,还要拍照,这有些像导演张艺谋了。除了这个大场面的,我们还希望小马到学校去,找几个姓第五的小孩,比如说五个吧,站成一排,手捧奖状,上面写着:在什么什么比赛中:第五xx获得第一名,一直到第五XX获得第五名,这张图片如果拍了,那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二月的主打是“百家姓”,开始时我们关注大姓,比如李、张、刘、赵等,后来我们发现小姓和奇姓更有意思。我们策划了一个小姓和奇姓的大联欢。

昨天星期六是地理大讲堂开讲,我讲第一讲,题目是“解读旧风景,建构新景观”。前天晚上做ppt文件做到下半夜4点。回来睡了一会,起来继续修改ppt文件,一直到开讲。这中间还抽空把葛健雄老师的稿子看了,因为编辑部那边耿菲琳虽然怀孕但也来了,正在等着我的意见。葛教授写姓氏与移民和迁徙的关系,要说的是中国的姓氏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分布的,因为袁义达教授那里已经做出了中国现在一些大姓的分布图。葛教授是历史地理研究的权威学者,这方面正是他研究的领域。

讲座完,一些难得见面的会员朋友聚餐,我哪能不去,但我知道尹杰正在找我,因为我们找的姓“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字的人全来了,有几个是从外地请来的。“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字,姓“主”和姓“岁”的很难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都找到了。吃饭前,尹杰让我去编辑部,原来摄影师耿义还有小骆都在,尹杰说:原计划把这几个姓“毛主席万岁”的人带到北京798工厂“毛主席万岁”的大标语下,每个人站在自己的姓下拍一张。但到了现场发现不行,场面太大,标语太高,人太小。后来又想,买一张文革期间的招贴画,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挥手,下面写着“毛主席万岁”,让这几个人手拿这画拍一张。尹杰派小骆去潘家园古董市场去买画,买回来了。桌子上一摞毛主席的画,我翻看了一下,很失望,因为这些画下面的标语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毛主席万岁”,而是毛主席前面有一堆形容词: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统帅,还有“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等等,问题是我们想一一对应,尹杰他们费尽周折,才找到“毛主席万岁”,哪里去找:伟大的导师……啊。

这是美编介彬设计的姓“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姓的人的拍照效果图。


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姓最难找的就是“主”和“岁”,其他三个姓很多。我们的图编小马来到岁坡村,这个村大部分姓“岁”,看这张粮食补助的名单就知道了。最后来北京拍“毛主席万岁”的是这个村出去到广州读书的大学生。



王彤去了河南,传来的消息喜忧参半:姓“柴、米、油、盐、酱、醋、茶 ”的 进展还顺利,但是拍摄姓“上、下、左、右”这四个姓遇到困难,比如“下”,去了那个村,原来是姓“夏”,不是“下”。这个“夏”就没意思了。“东、西、南、北”也遇到困难,“个、十、百、千、万、亿、兆”还算顺利,尹杰给他们都买了钞票,让他们手拿代表他们姓氏的钞票来拍一张,很喜庆,就算给读者拜年了:恭喜发财!

文章来源:单之蔷的BLOG

本帖含有图片或附件等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仗剑天涯 Lv2 Rank: 2Rank: 2

[ 7楼 ]
发表于 2007-04-29 17:36发布于 04-29 17:36 较早前

真是一篇好文章,越读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另外,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姓"狼",河南驻马店的.直到现在我也不相信这是他的真姓.请问深海阳光你听说过有"狼"这个姓吗?

总版主(A) Rank: 12Rank: 12

[ 8楼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5-03 13:19发布于 05-03 13:19 较早前
原帖由 陈律仁 于 4-29 17:36 发表

真是一篇好文章,越读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另外,我认识的一个人,他姓"狼",河南驻马店的.直到现在我也不相信这是他的真姓.请问深海阳光你听说过有"狼"这个姓吗?


呵呵,这个姓我倒真没听过。

风尘奇侠 Lv3 Rank: 3

[ 9楼 ]
发表于 2007-07-21 02:34发布于 07-21 02:34 较早前
又长知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禁止发布无意义内容,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