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注册|找回帐号|登录帮助

901|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心寡欲 助长寿

[复制链接]

风尘奇侠 Lv3 Rank: 3

[ 1楼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8-04-19 10:34发布于 04-19 10:34 较早前 |只看该作者
老年人应讲究养生之道。所谓养生秘诀,其实无“秘”可言:只要宽心喜过每一天,便能体健养天年。换言之就是:欲享自然寿命,必须顺其自然。这很有些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味道。


清心寡欲,佛、道二教都有此主张,又有所不同。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寿命不由老天爷决定,而由我个人掌握,只要清心寡欲并进行服饵、导引、胎息、炼丹、辟谷等等修炼,便能延长寿命直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佛教认为“我命在我善恶报”——我的命运好坏不由老天爷决定,而由我个人所行善恶决定,只要清心寡欲并坚持行善积德,便能得“善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前生未报今生报,今生未报来生报”是也。佛教不贪求长生,更不奢望成仙;不忌讳死亡,甚至美称僧尼死亡为“圆寂”(圆满寂灭)、“归真”、“顺世”等等。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涅槃”——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理想精神境界,具有“常、乐、我、净”四德的永生常乐之佛身。这种佛身,死后方成,故“涅槃”又可代指死亡。总之,佛徒不怕死,却怕“死后算账”。所以,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风趣地说:“道士贪生,和尚怕死。”

清心,不是无心,说的是要清除贪(贪爱)、痴(愚昧痴迷)、嗔(嫉恨与损害他人的心理)、慢(傲慢自负)之心,因为这些“愚惑无明”的心态是产生恶行导致恶报的根源。佛教大讲“三界唯心”、“自性清净心”、“心王”、“心所”、“心法”等等,还有一卷人所共知的《心经》,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涅槃成佛的无上智慧。可见其所谓“清心”,是要人清除愚昧秽恶之心,树立智慧净善之心。道教之所谓“清心”,大体亦如此。

前不久,北大心理学家胡振开教授作心理咨询报告,公然主张:“光清心静气还不行,干脆没心没肺好啦!”当时我问其故,答称:“没心没肺,不是说不分是非、不讲道德,而是要清除私心恶气,不要凡事总是被一大堆私心杂念纠缠,不要动不动就懊恼气怒以致‘肺都气炸了’,要保持心脑肺肝平和,仿佛没心没肺似的。”胡教授之说,不是胡说,而是大得保健养生之道,契合佛家三昧。

寡欲,不是无欲,说的是要尽量减少酒、色、财、气之欲,因为听任物欲横流必然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直到天下大乱家破国亡。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上下下互相比赛一般追求私利,国家可就危险了。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毋需多说。然而,人类乃至一切生物,不可能“无欲”,佛道也不例外——追求涅槃成佛永生常乐,追求得道成仙永生常乐,难道不是欲吗?我说不仅是欲,而且是世间最大的欲!欲望就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乃是一切生命运动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生命就会停止运动。换言之,无欲望即无生命。

所以,即使是“至圣”孔夫子,也从未教导人尽灭“人欲”,而只是告诫人要“欲而不贪”而已。至于佛道,一般也只是说“寡欲”。所谓“无欲则刚”的“无欲”也当做如是。

寡欲,才能宽心,事事容得下,放得下,身心自然受益。反之亦然。所以,谁想要宽心受益,必先清心寡欲。

积德才能寡欲。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寡欲?答案是:积德。

积德,或曰“积善”、“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多做“善事”以培固“善根”,增长“善性”,升华“善德”。

积德(积善)为什么能使人寡欲

因为人的种种善德善行实质都是克制私欲、助人为乐、济世益民,而人的种种恶德恶行实质都是放纵私欲、损人利己、危害社会,二者不能相辅相成、同生共长,而只能是水火不容、此消彼长。不断做善事的过程,就是不断积德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克制私欲的过程。私欲越来越少,自然会寡欲。寡欲便能宽心,宽心便能健康长寿,而积德则是根本,必须首先予以重视。早在2500年前,老子就强调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无不克”之中当然包括人世间最难克制的私欲。

举凡出钱出物出力出谋以济危扶困、发展公益、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直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都是行善积德之人。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起码的善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为高尚的善德;而能教人行善,更是“善莫大焉”。又如佛祖释迦所言:教人行善便是大善,教人行恶便是大恶,“善恶有报,各有因果”。你如不信,有史为证。兹略述一二。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存了很多善行善德的人家,必定会有剩余的幸福吉庆留给子孙去享用;积累了很多恶行恶德的人家,必定会有剩余的灾难祸殃留给子孙去遭罪。

《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唐末五代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窦禹钧年轻时行恶,据说梦见已故父亲严厉警告他迅速悔过迁善,否则必有大灾,短命而亡。他吓出一身冷汗,从此痛改前非,广积善德,出钱为穷人办丧事、娶妻、嫁女和救活灾民数以百计,由他推荐做官的贤士更不可胜数。他还建立书院40间,收集图书数千卷,广招穷人子弟免费入学读书,把许多人培养成有用之才。他自家生活十分节俭,没有金玉之类装饰和任何奢侈品。他后来生了5个儿子,经他言传身教,全都考中进士,居官清正,名扬天下。他活到82岁,无疾善终。因为有名的燕山就在蓟州一带,所以人们尊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禁止发布无意义内容,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